跳转至

项目分析

本专题内容得益于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发布的资助指南1.0版,转载请注明。

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,“项目”应该是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,很多工作内容围绕此展开。或者说,如果没有了“项目”,其他工作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。

在基金会设计、支持、资助项目这些决策做出之前,要有人对项目进行分析:即什么是好的项目,什么样的项目需要改进。

好项目是什么样的

与目标管理一样,项目设计遵循SMART原则的,至少已经做好了前面的60%工作。

SMART原则

(S=Specific、M=Measurable、A=Attainable、R=Relevant、T=Time-bound)最早提出者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·德鲁克。

SMART所对应的单词在不同场合並不一致、有各种变体,下表就列出了一些变体: (source

字母 典型对应 更多对应
S Specific(明确) Significant(重要),Stretching(延伸), Simple(简易)
M Measurable(可衡量) Meaningful(有意义),Motivational(激励),Manageable(可管理)
A Achievable(可达成) Appropriate(适宜), Attainable(可达成), Agreed(同意),Assignable(可分配),Actionable(可行动),Action-oriented(行动导向),Ambitious(雄心)
R Relevant(相关) Realistic(实际),Results/Results-focused/Results-oriented,,Resourced(资源),Rewarding(奖励)
T Time-bound(时限) Time-oriented(时限), Time framed(时限), Timed(时限), Time-based(基于时间), Timeboxed(时限), Timely(及时),Time-Specific(明确时间), Timetabled(时效), Time limited(时限), Trackable(可跟踪), Tangible(明白)

由于SMART原则属于框架性的,准确性上由各行业自行解释,如在非营利组织中,在好的项目的解释上,SMART可以被阐释为:

  1. 项目是为最终服务对象设计的

  2. 项目回应服务对象的真实问题

  3. 项目目标具体、可实现、可衡量

  4. 项目内容在理论上能够实现目标变化

  5. 项目能够有效递送到最终服务对象

  6. 执行团队能够支撑项目目标

  7. 申请资金预算合理

最终服务对象

在早期的参与式发展项目中,受益者常被提及,但似乎常常是以“相关受益者”出现——比如很多项目的附带价值就类似于相关受益者受益。发展到今天,以“最终服务对象”为导向,或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。

厘清这个概念,对项目设计工作非常重要。

最终服务对象,指的是公益工作最终希望改善的对象。只有他们状况改善了,才能在根本上说明项目有效。

在项目中的角色可以举例如下,你是否对此已经明确?

  • 出资人:出资金或物资的人/机构
  • 公益机构(非营利组织):项目发起者,推进者
  • 决策者:决定是否接纳项目进入其管辖范围
  • 实施者:负责具体工作,服务最终对象,可以是项目合作伙伴
  • 最终服务对象:需要解决或改善的社会问题中的主体
  • 政策方:可能放大项目成效的人/组织,可以是政府官员,也可能是大学或者智库等等

最终服务对象要具体细分,越是细分越是能抓住针对性的问题和需求——道理就是,对象越具体,我们就越容易知道其需求。

回应问题

回应问题之前,应厘清什么是问题。而问题的表述会出现类似的困惑:

  • 个人愿望不属于问题,如“大学生毕业后能获得自由、收入高、价值感强的工作”,问题更准确的应该是:XXX原因导致了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低或者收入不高,诸如此类,应给出问题分析和需求分析。
  • 指责性的陈述并不属于问题,如“学生积极性不高 ”;在这里并没有给出是为什么,而且在分析时应将服务对象纳入。
  • 正确但无用:比如“营养不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造成的:糟糕的卫生系统、普遍存在的贫困现象、缺乏洁净的饮用水,以及农村居民对营养问题缺乏认识。”某个问题属于因果链中的后一环,那么无论如何解决,都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。

但是在正确但无用这一类问题中,在现实中并不一定是束手无策的或者什么都做不了的,诸如“留守儿童问题”这样的问题

  • 留守儿童问题只是贫困、户籍制度产生的因果链中的后面一环;
  •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个具体问题,更应具体的是: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、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,等等
  • 要充分解决出现在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,根源上应该是贫困、户籍制度等
  • 但是在根源到因果链后面一环,还有巨大的空间值得去努力,比如歌路营的“一千零一夜”项目。

虽然根源问题难以解决,但社会问题的复杂程度超出我们想象,因此其空间也出乎人意料。因此不要碰到此类问题时就望而却步,毕竟功不唐捐。

分析问题的工具

由于分析问题的重要性,直接另起一部分介绍分析问题的工具。

  • 分析真实场景中的问题:如同生活流程一样,对场景进行分拆剖析,重现问题
  • 分析现象中的直接、根本原因:如某职中学生逃课多,直接原因可能是老师教得不好,根本原因可能是教学管理体制的锅
  • 服务对象真正重视的是什么:德鲁克在《组织生存力》 一书中举例说,一家流浪汉救助中心提供饭餐和宿舍住宿,后来分析说,他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吃饭,而是希望摆脱流浪生活,获得生活的希望。

项目目标

目标即预期成效,即利益相关方的变化,而不是我们做什么事

举例:

✘搭建志愿者平台,为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

✘通过公众意识倡导,医护人员培训,建立医护中心等方式,提高医疗服务质量,响应母婴需求

项目点中的3-6岁的儿童在运动、语言、艺术、认知、社交五个方面的表现有提高

长远抽象模糊的目标能指引方向,但几乎不可能带来改变,具体的目标会导向行动,因此更容易实现

目标的度量:指标

  • 量:项目希望影响多少人或者事物发生变化
  • 度:项目希望变化的程度是多少
  • 基线:项目开始之前指标的起始值
  • 目标值:项目结束后或一段时间后指标的值
指标 基线值 目标值

理论可行性

一般项目中会有理论前提,如做了某事就能达到某效果。

举例:

“蓝信封”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造成的心理缺失问题,行动方案是在大学生中发展志愿者与留守儿童通信。

应提出问题:

  • 写信能否改善心理健康?
  • 什么样的通信内容、通信频率效果最好/不好或者没有效果?

理论可信等级

  • 值得怀疑:已有研究证明某种方式干预无效
  • 有待验证:没有数据或研究支撑,主要凭信念、愿望或热情
  • 一般可靠:项目团队自己的监测评估数据,或第三方非严格的成效评估报告
  • 较可靠:有该领域内权威著作或文献支撑
  • 最可靠:有严格的国际认可度影响力评估报告论证某种干预有效

大多数时候,项目会处于“有待验证”和“一般可靠”之间。这就考验工作人员对理论的考察和背景调查能力了。

有效性

一个项目有多个利益相关方,如何平衡各方利益,也是一门技术。

项目如果只关注最终对象,而不能回应利益相关方的诉求,就很难真正递送到位。递送问题是公益项目的主要挑战之一。

项目是否已经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充分?这一点非常重要,因为即使你认为是做一件好事,但利益相关方(如政府部门)不一定知情、买账。

  • 服务条件:对项目是否知情,是否在意项目,是否参与贡献意见。很多项目直到实施时才与重要利益相关方沟通,事到临头才发现项目设计完全不符合当地的情况。
  • 落地条件:项目落地的具体条件是什么?项目地是否具备这些条件?经常有在一地成功的项目,在另一地却不成功,很大程度上是在项目设计阶段,对落地条件考虑不成熟导致的。

团队能力

  • 大多数申请方,为了获得资金,经常会夸大项目目标,而后期又常常无法兑现。
  • 根据团队能力按照一定时间阶段分解目标是一种能力,很多申请方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。

如果项目目标不能一次达成,那就需要阶段性前进。

预算合理性

项目预算由活动分项计算而来,活动拆解得越清楚,预算就做得越完善。完备、清晰的预算,反映了项目团队对项目实施细节考虑是否充分。

通过预算分配,我们也能看出项目团队心目中的真正重点,以及是否为项目安排了足够的人力资源等等。

回到页面顶部